第一百一十七章 禹皇九鼎?_引路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禹皇九鼎?

第(2/3)页

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传说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表明天命之所归。

  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而由楚国首先发难。《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之戎,路经洛邑,特意摆开阵势,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咄咄逼人,劈头就问九鼎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冷冷地说:“在德不在鼎!”接着又不紧下慢地回顾了九鼎转手的历史,并说如果本质美好光明,鼎虽小而犹重,反之,虽大犹轻。他进而指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这也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

  “后来秦武王嬴荡,当年在周王畿举鼎气绝身亡,后来他的弟弟嬴稷也就是昭襄王,从周王畿取走,并把其中一个鼎扔到了泗水河中,其余八个都带会了咸阳。可至今下落不明!当然还有另外几种说法,就是被秦始皇嬴政带入到坟墓中了。又或是项羽破阿房宫时一把大火烧没了。当然这也都是一些猜测而已,毕竟真正的九鼎已经失传,就算是仅有的文字记载,也都是片面之词,没有任何佐证。”王大鹏触摸着这几尊鼎同时像是一部历史全书一样给我们说着故事。

  “大鹏,没看出来啊!你小子懂得还真不少!能把史书融会贯通,的确是下功夫了!”军哥听着王大鹏滔滔不绝的一番言论,不由得衷心夸赞道。

  王大鹏在的到军哥的夸赞,自己感觉尾巴都翘上天了,并且侧身而立,摆出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欠打模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