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辩_三国之群雄召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辩

第(1/3)页

  郅恽这下是完全说不出话了。

  前面晏子引经据典,说的还是郅恽他个人的事情,要他遵循自己的本心,告诉他本心的信念可以压过先天的好感度。

  而后面晏子则完全是从大局来劝说了,按照晏子的说法,自己要是执迷不悟下去,将会导致天下大乱,百姓将不断遭受战乱之苦。

  虽然说这个结果不是郅恽他自己一个人能够造成的,必然是大量的黄巾军中的英灵大肆出台政策,收买人心的结果。但是自己终究是其中一员,而且自己也的确是对分配田地给百姓耕种,拉拢人心之类的行为很支持,甚至当初站在义军的角度来说,这是推翻当权者的必要手段。单纯的作为起义军,攻城拔寨,却不去收拢人心,根本不可能长久。

  在此之前,郅恽甚至还要为自己提出这样的方案沾沾自喜。

  可是现在听到晏子的一番话,郅恽也不禁疑惑起来,这究竟是对是错呢?

  说实在的,站在起义军的角度,这没错。甚至站在分配到田地的百姓角度,这更是大好事。可是,分配了田地给他们,导致他们为了维护这样的权益,和与起义军捆绑在一起,使得战争升级,这是对的吗?

  甚至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选择义军就是正确的吗?

  郅恽是经历过绿林、赤眉起义的人,起义军如火如荼,刘秀更好似天命之子一般的场景他也是见过的。可是才过了多久?当今的汉帝就成了这番模样。难道黄巾的张角能比刘秀做得更好?或者说当初就败给刘秀的樊崇能够承担这个重担?

  不过话说回来,晏子这番话虽然的确很有道理没错。但是在汉灵帝的背景下,终究是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了。

  相对而言,最著名的反秦斗争之中,胡亥虽然有点坑爹,但也没像灵帝刘宏那么荒唐。而郅恽、樊崇他们那会,王莽还是有做事情的想法的。虽然很多政策非常天真,太过想当然。

  如今为汉室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