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麻圣经_重生美国当大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麻圣经

第(1/3)页

  本章副标题:东南西北风起华盛顿

  ………………

  “对了,鸿渐。我还没有恭贺你订婚之喜呢。你这位西方博士这下可就成了南洋豪门的东床快婿,如果将来又当上北洋政府高官,那就凑成大四喜!到时候可要提携小弟一把啊。”

  他们两个之间交情算是深厚,孟宪承性子也挺诙谐,于是就开了这么一个玩笑。

  “东南西北,哈哈哈……”我们的袁大师也被逗乐了,“那等我回到‘中’国,成了‘红’人,‘发’了大财,一定建个大三元大学请你当校长!”

  “哈哈哈……”两个老朋友相视大笑。

  袁燕倏收住笑声问道:“伯洪,既然你说到麻将了,那我正想问问你这位144号麻将俱乐部华盛顿分部主席,你们现在进展的如何,招收了多少会员了啊?”

  我们的袁大师既然要推广赛里斯传统文化,自然不可能局限在纽约一地。可惜他在其他地方认识的人不多,只好委托骆普祥会长了。不过他在华盛顿可有着一位教育家朋友啊。

  听到这个问题,孟宪承有些兴奋地道:“我们这里已经有五十多位固定会员了,有兴趣的人都过百了。我正想写信给你问你多要几副麻将牌呢。”

  这个成绩比起纽约总部现在超过四位数的会员数字自然不算什么,不过考虑到华盛顿没有唐人街只能靠几位留学生当麻将教员。

  孟宪承又没有袁燕倏那么交游广阔,还算是差强人意吧。

  “鸿渐,我还按照你的吩咐,编了一套麻将教材。”说着这位教育家就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

  袁大师精神一振,急忙伸出手道:“快拿来给我看看……”

  “《144张牌的艺术(The  art  of  the  144  Cards)》,又名《麻将之道(The  way  of  Mahjong)》,是全世界第一本面向非中文母语爱好者的麻将教科书。”

  “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和西方麻将运动的发展,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面就被翻译成几十门语言,行销全世界。据说到了二十一世纪,这本小册子的销售量比圣经还要大。因此,也被称为《麻将圣经》。”

  “而除了麻将教科书之外,这也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中文教科书。这本书的共同署名作者之一,袁燕倏先生在第一版的序言中宣称,只要学会麻将牌就能学会中文日常用语,只要掌握这本小册子就能不带中文翻译地跑遍全中国。”

  “当然,他的话有些夸大之处。不过这本教科书确实对西方中文学习者的帮助很大,让很多原本认为中文十分艰深且枯燥的西方学习者在一开始就感受到了学习中文的乐趣。”

  “而且由于麻将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成了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公论,所以很多西方人从小就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习麻将,期间也学会了各种中文麻将术语。从而还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今天能见到这么多操着流利中文的西方人,这本书居功至伟。”

  “就像袁燕倏先生本人说的那样,这其中的大部分功劳都要归于这本书的真正作者,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孟宪承先生。当然,他之所以会编撰《144张牌的艺术》是收到了袁燕倏先生的委托。”

  “他们两位和第一任144号俱乐部主席,骆普祥先生一起,被誉为‘麻坛三杰’。”

  “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就对这本小册子和用麻将学习中文的方式赞誉有加。实际上,他本人就是一位语言奇才。1919年8月,他被任命为首任驻华语言军官,赴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汉语。1920年8月,第二次来华,正式就任驻华语言军官,在北京华北协和语言学校继续学习汉语。”

  “等到1921年底的时候他第一次接触到了《144张牌的艺术》的时候,不由得惊叹道,如果一开始就用这样的方式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他掌握这门语言的速度会快上一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