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香蕉们_重生美国当大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 香蕉们

第(1/3)页

  本章副标题:这年头连当香蕉都不容易

  “吃中餐?还是不要了,唐人街又脏又乱没有什么意思。”

  “不,Pearl。我们可以到我家去吃饭,我们家特地从中国请了一位名厨,能烧一手地道的客家菜。”

  Pearl,珍珠也可以当做女名。比如说赛珍珠这位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的英文名字就叫Pearl。不过现在这位“珍珠”乃是我们的魏明珠小姐。

  她今天的到访引起了纽约华人YMCA和YWCA的极大轰动,这帮华人第二代做完了周日弥散之后,就在教堂里面开了一场小型茶话会。这场茶话会从中午开到了下午,可是这些香蕉们……尤其是那些男的,几乎还是没人肯走。

  真要说起来1920年的香蕉们处境也是蛮尴尬的,他们是有几个臭钱,不过还是被美国主流社会当做和黑人一样的低等种族。平时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也不用多说了,说了可真都是一把辛酸泪。

  其实纽约这种工业化大城市相对还好一点,至少华人还能在唐人街之外的饭店吃上饭,特别是像我们的袁大师这种看上去就很有钱而且给小费给的十分痛快的中国人,在其他地方他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除此之外,华裔年轻知识分子还遇到了两个难题,那就是就业难和择偶难。

  整个二十年代之中,他们这些真正的美国公民即使取得了高等学府的学位证书,也很难在美国找到相应的工作,甚至连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都不得不回老爸开的餐馆里面当厨师。

  所以到了三十年代中国局势稍稍平稳之后,也就是“黄金十年”那段时期里面,竟然有五分之一的华裔美籍知识分子选择了归国效力。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这一代人还是很具有家国情怀的。

  能读得起大学的华人青年家里都还算是有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倒也罢了,至少可以回家啃老不会饿死。不过找不到老婆的这个问题就大了。

  而择偶难的关键原因,还是这年头在美国的华人女性实在太少。

  那么,1920年美国到底有多少华裔公民呢,根据美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