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老三篇 完_重生美国当大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章 老三篇 完

第(1/3)页

  本章副标题:吱——吱——吱!

  …………………………………………

  “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的,这次运动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革命。

  这场语言革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整个现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白话文运动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知识分子。他们从语言、韵律、表现方法等方面做出了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袁燕倏在中国现代文学诗歌史上有着无法取代甚至可以说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开创性的创作倾向无疑折服了很多读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学中难得的财富。

  袁燕倏又是一位极具语言天赋的诗人,他不但用中文创作诗歌,还使用了全世界主要语言,比如英、日、法、德。甚至印地语来写作。因此他也是二十世纪现代诗的引领者,没有之一。

  他的朋友T-S-艾略特评价道,他的才华,无处安放。

  他的朋友徐志摩说,我作诗是因为两个人,一个是袁,一个是林。

  而那个“林”却说,袁燕倏不但教她作诗,而且还教她做人……

  是了,她是他的第一位女弟子,时人戏称为“袁门大师姐”。

  袁燕倏本人曾经在讲课时提到:诗歌是诗人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微茫的低声细语。

  这句话充分表明了袁燕倏的诗学概念,诗歌是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再现;诗歌是情绪饱和之后的产物;诗歌的创作应该是自由的,没有约束的,不重雕饰的。

  而且袁燕倏很早就奠定了自己的诗歌风格,他最早在1921年发表的“老三篇”之中就可以窥见他的创作理念。

  当时他患上了急性肺结核,他大概是历史上潜伏期最短的肺结核病人,性命悬于一线。而在这样的绝境之中,同病魔做着顽强斗争的他开始创作诗歌。

  最让人讶异的是,他最早使用的语言的并非是母语中文和他早就娴熟了的英文,而是刚学会的日文,那就是日后风靡全日本的《不畏风雨》。

  用一个字形容袁燕倏的《不畏风雨》,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