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问题_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问题

第(2/3)页

那么多南省人冒着生命危险下南洋,这些年他们其实也一直在蠢蠢欲动,待社会风气稍宽松之后,就会有大量南省人不管不顾,用尽一切办法离开祖国,外出闯荡,没有合法的途径,就偷-渡,不知道有多少人命都填在了海上。

  前世她认识的一个老太太,生了五个儿子,倾家荡产送了四个儿子偷-渡出国,在路上死了两个,靠着成功出去的两个孩子在国外打工,不仅还清了欠债,还让国内的家人过上了优越的生活,二十几年后一家人都成功拿到了绿卡,传为“美谈”,两条人命的事情也成了轻飘飘的谈资,人们只看着钱,命还不如钱重要。

  于是偷-渡的人越来越多,穷到了极致,也就不把命当一回事了。

  这股风气对沿海农村影响极大,在她小时候那几年H市的农村几乎是十室九空,青壮年几乎都坐上了渡海的船,屡禁不绝,屡抓不止。

  父亲有一阵子也去协助抓这些渡船,据说那场面惨不忍睹,不少人就活活闷死、病死在船舱里,活人要么和尸体朝夕相处,要么就直接把死人抛到海里喂鲨鱼。

  后来国家强大了,这种情况自然渐渐就少了,贫穷地方的劳动力向富裕地方转移,这是社会规律,单靠禁绝很难根本解决问题。

  现在这一切尚未发生,她不能把话说得太白,但是如果再不改变现状,问题一旦出现了,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扭转挽救的,而现在只需要让南省的农民们看到希望,相信会有很多人不会再铤而走险的。

  庄见明看得很入神,但毕竟上了年纪,阅读速度不如更熟悉南省情况的赵兰舟,赵兰舟将手里的小册子匆匆读完,又急不可耐地凑过去看庄南生手里的那一本。

  如果说刘好好写的这份报告对庄见明有启发意义的话,那么对接下来主政南省的他来说则是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有了这份深刻的报告,对很多南省的农村问题就不再是那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