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封侯之难度_重生之吴霸春秋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0章 封侯之难度

第(2/3)页



  而今何以恢复封地之封赏?

  除了孙武的确是劳苦功高之外,庆忌还想以孙武为典型案例,让吴国的功臣能继续努力,为国家再立新功……

  “大王!”

  这个时候,作为太师的季札出列,朝着陛台之上的庆忌躬身行礼道:“老臣以为,在我吴国,不应当拥有封地!”

  “老臣请大王收回州来之封地,改为食邑!”

  “……”

  季札这是在做甚?

  这不是让庆忌难堪吗?

  好在,庆忌也不是气量狭小之人,知道孙武、季札拒封,是在为自己着想,为吴国着想。

  “父王,儿臣以为,太师、国尉所言极是!”

  这个时候,公子鸿出列道:“对待国家的功臣,国之肱骨,父王应当一视同仁,而非有别。”

  “于国有功者,当封食邑,而不受封地,应为祖制!”

  “另外,有别于特例,如越侯、荆楚侯等君侯,其食邑可世袭罔替,上不封顶!”

  公子鸿的主张,可行吗?

  可行!

  历史上,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爵位便与军功挂钩。

  《史记·商鞅列传》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商鞅变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让爵位和军功挂钩,这就是军功爵制度,最高爵位就是列侯。

  但是,商鞅留了一个后门,就是没有明确废除战国时期的流行的封君制,相当于保留了秦王的例外授赠权力。

  秦国的封君不同于六国的封君,权利被限制得很小。

  比如秦国的封君只能享受封地的税赋,而不能像信陵君一样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

  “二三子以为如何?”

  庆忌眯着眼睛,环视一周,看着陛台下的群臣询问道。

  “大王,臣以为鸿公子所言极是!”

  御史大夫范蠡出列道:“我吴国而今有户数一百七十余万户,受封食邑,可上不封顶!”

  “或以军功爵位、财帛、良田叠加,世袭罔替之封地,除特殊情况外,应该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