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捆绑国人_重生之吴霸春秋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5章 捆绑国人

第(2/3)页

“大王,钱庄还可充当当铺,凡黎庶要典当值钱的物件,皆可前往钱庄兑换。”

        “不过,典当的物件要收取一定的托管费,就按照存钱利率来,若过了一定时限,物件之原主人不来换回去,则该物件自动归钱庄所有。”

        “善。”

        这对于钱庄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毕竟,典当的物件能兑换到的钱财,必然是大打折扣的。

        为了防止打眼儿,钱庄必须派出专业人士鉴定。

        而且要制定一份合同,签字画押之后确认,这才能正式生效。

        范蠡又道:“大王,钱庄可减半兑换业务,黄金兑换五铢钱,五铢钱兑换黄金,等值,钱庄可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跟存钱者要取钱一般,兑换者要缴纳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若取钱低于一千文,则不收费。”

        “另外,钱庄还可兼办放贷业务。”

        “根据不同的时限,借贷之人要连本带利把钱还给钱庄。”

        “如借半年到一年,利息为百分之三,借一年到两年,利息为百分之四,借两年以上,利息为百分之五!”

        “善。”

        这还算是较为合理的。

        毕竟,放贷的利息不多一些,怎能维系钱庄的运转?

        怎能为国库增加额外收入?

        存款、储蓄、放贷、典当,这就是吴国钱庄的基本作用了。

        庆忌环视一周后,看着朝堂之上的群臣,缓声道:“二三子,从今往后,钱庄设立,进行国有化,挂到治粟内史治下。”

        “凡放贷、典当之事,禁绝民间有人以此谋生,若有发现,严惩不贷,一律抄没家产,举家流放!”

        对待民间放贷、典当的事情,庆忌还是深恶痛绝的。

        时至今日,吴国的商业这般发达,还衍生出了一些让人不齿的行当。

        譬如典当行,以及一些商贾、土财主甚至是贵族放高利贷的情况。

        这导致不少的黎庶吃尽了苦头,甚至是家破人亡。

        而碍于字据,国人又告状无门,官府也拿他们无计可施。

        随着钱庄的出现,相应的法律条文也会应运而生。

        “文种、曾点。”

        “臣在!”

        被点到名字的左丞相文种以及治粟内史曾点站了出来。

        “设立钱庄之事,交给你们全权负责。先在长安郡试验,三个月后,逐步向全国推广,务必要做到一个县,至少有一家钱庄。”

        “钱庄归于治粟内史管辖,有别于各地官府,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转体系,各地官府无权干涉钱庄的任何事务。”

        “诺!”

        钱庄的设立,是为了方便国人。

        至于国家财政能从中所获得的利益,庆忌却是不太看重的。

        若不是考虑到这个时代没有高明的防伪技术,以及时机还没有成熟,庆忌甚至都想将银票推出来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银票由商人自由发行。

        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

        这种临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