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战略方向 论功加官(4K)_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 战略方向 论功加官(4K)

第(2/3)页

残废,打的心怀畏惧,不敢向大夏挑衅。

    当然,这都是王景的想法。

    如果赵杳和宋军真的不顾生死也要和夏军血拼,那王景也不会手软,一定再派兵马将之追杀殆尽。

    「陛下如此恩遇信重,臣万死难报!」

    刘伯温神色有些动容,站起身来,恭敬的向王景行了一礼。

    他能感觉到,王景对他这个刚投奔之人的信任,还赐予节杖和见机行事的权柄……这是让他掌握权利能迅速立功啊。

    并且这种善意,没有一点算计。

    刘伯温只能暗中感慨,幸亏自己投奔了陛下,这是投对人了。

    「去吧,希望你能不负所望,早日功成,以后朕率军西进,攻打江陵的时候,还要你来军中为朕出谋画策呢!」

    王景面上露出笑容。

    刘伯温躬身再次行礼,后退三步,这才转身在太监的带领下告退。

    对方离开后。

    王景在花园中没有停留太长时间,就回到了勤政殿,召见三省重臣和六部尚书,商议宁德行省的一些事情,以及为大军的封赏做准备。

    每次大军出战,夏军兵卒只要能立下功劳,就能得到赏赐。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便是夏军战斗力无比强大,所向无敌的根基之一。

    这些没什么好说的,封赏多少已经形成了规矩。

    主要是为这次南征论功,谁的功劳第一,谁的功劳第二,还有军中立功将校的名单,都需要论证讨论。

    其中杂号将军以上的功劳,必须由王景亲自确定。

    「这次南征,谢玄功劳第一,韦睿功劳第二,傅友德功劳第三……谢玄和韦睿当册封爵位,傅友德加官、赐田,赏鼓吹……」

    王景看着递送上来的奏疏,微微点头。

    谢玄功劳第一没有太多质疑,是他率军攻下高淳,成了南征大胜的关键,堵住了朱元璋南下的道路,血战连场,积功第一。

    而韦睿则是献策有功,又率军牵制了宋军主力。

    傅友德的功劳,因为句容和金陵都是明军主动放弃,少了许多,只能排在第三。并且他寿春县公的爵位,再往上便是郡公和郡王了。

    他这次的功劳,还不足以成为郡公,只能加官、赐田,以及赏赐一些荣誉性的东西了。

    这时候。

    王景才感觉到,历史上那些王朝中,除了本官和爵位之外,多一套散官体系,真的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适合傅友德这种,功劳不足以升爵升官,却也不能有功不赏的情况。

    「你们说,大夏体系中,应不应该再设置一套散官体系?」

    殿内。

    王景把奏疏放在一边,突然询问道。

    此时在殿内侍奉的,有沈翼、汪广洋、步骘、苏威、高、张居正,以及李善长、裴矩这些六部尚书。

    沈翼考虑了片刻,才谨慎的回答道∶「禀陛下,臣以为此时设立散官很有必要,散官不是爵位,但对于那些没有军功,却为我朝立下功劳的文武,让他们致仕之

    后,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王景神色微动。

    沈翼回答的,和他问的似乎不是一个问题。

    他是想问这次封赏,以及以后封赏时,能不能把散官加进去,多少算个荣誉,而沈翼考虑的则是官员致仕以后的待遇……

    这,王景还真没有往这上面考虑。

    毕竟眼下大夏王朝刚刚建立,麾下的文臣武将都年富力量,并且他们一个个修为浑厚,寿元悠长,根本不用考虑致仕的问题。

    当然,经过对方这一提醒,王景也意识到了,大夏还有很多中低层的文武。尤其是文臣,他们辛苦数十年,致仕回家却变成了普通人,心态肯定会有所不稳。

    若是如沈翼所言,在王朝的体系中加一个荣誉性的散官,既能代表朝廷的仁厚,也能让这些官吏有所慰藉,在城乡之中得到其他百姓的尊重。

    「你们呢?你们是什么意见?」

    王景目光扫向众人。

    高颖拱手说道「臣也以为应当设立散官,并且还要给予相应的待遇,不过,散官不能和本官、爵位相比,只能用以加俸!」

  0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