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成套出计铁索桥(第四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六章 成套出计铁索桥(第四更)

第(2/3)页

句一般人听不懂的话,眼睛盯着烤串儿。

  他平时吃不到烤串儿,尤其是调料如此全的烤串儿,他没有辣椒面。

  “老毕,大唐的铁多了,还有水泥,黄河那里原来的竹索浮桥,改成铁索吧,就叫蒲津桥。”

  李易也没说降户的事情,大家都明白。

  他要改桥,历史上就有铁索浮桥蒲津桥。

  正好是那个位置附近,现在属于竹子编制,大部队不好用。

  历史上是李隆基时代给弄出来的,不是现在,用了很多铁。

  “如何改?”毕构心中想到的是两岸的往来,冬天还好说,夏天竹子的桥和摆渡太费劲。

  “先用混凝土制作墩子,粗铁棍安排好位置和结构,用铁索链延伸过去,铺板子,下面放船。

  制作成浮桥,冬天不用放船,趁着结冰,把铁链拉过去,铁链知道怎么运吧?”

  李易怕毕构不懂,刻意问一声。

  “先用麻绳,逐渐加粗绳子,再拉铁链,两岸要先把墩子建好,不然挂不住。”

  毕构没拿正眼看李易,意思是你当老夫是白痴。

  “对呢。”李易给点赞,老毕就是聪明。

  毕构喝口冰镇的黄酒,拿起一串不知道是什么肉的肉串儿:“然后等铁更多了,就把岸边的混凝土替代,然否?”

  “不然。到哪是,我就有新的建桥技术了,咱们在黄河里打墩子,需要大型驳船。

  在黄河水流不湍急的时候,把驳船当成跳板,建钢筋混凝土柱子往里砸。

  砸进去之后,再一个墩子一个墩子把外围阻水,然后增加底部墩子边缘,用混凝土。

  当墩子打完,在上面直接架桥。过程很烦琐,用的铁并不少。

  好处是修完了,从上面直接跑马车,与平地无异。说白了就是技术不足用钱补。”

  李易要在蒲津桥的旁边建黄河大桥,打墩子,对于现在的技术来说,很高端。

  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是财力,技术他解决。

  丰水期不行,枯水期也不行,下游的枯水期可以,下游是真枯,没有水。

  “木桩桥也是这么打。”毕构想了想,有印象,木头支撑的。

  圆木头下面削尖了,用桐油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