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成本同样平逆差(第三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六章 成本同样平逆差(第三更)

第(2/3)页



  “不,通过对倭国的贸易,最大的收获是教会商人去更多的地方获得资源。”

  李易把与倭国的事情放在了次要位置,培养海贸商人才重要。

  毕构揉太阳穴:“老夫先不问了,记不住,头疼。给我誊抄一份。”

  毕构后面的话是在对宫女太监们说,宫女太监们在记录。

  记录完了,一个人再把自己写的抄一份,拼起来给毕构。

  而原本就会贴好了送到李隆基手上,李隆基需要学习。

  等誊抄完,毕构不打算在庄子吃饭。

  他拎了两个暖水瓶走的,说是给两个妹妹送去,妹妹跟他不住在一起,家中还没有暖水瓶呢。

  “老毕,煤油灯不要啊?”李易追着问一句。

  “一次拿太多不好意思,等下次来的。”毕构一手一个暖水瓶晃荡出去。

  “我怎么没感觉出来你哪里不好意思了呢?”李易目送着毕构走远,嘟囔。

  “东主,主要是不方便拿,他跟班没进来。”翠柳在旁边说。

  “你小心他听到回去告你的状。”李易笑了。

  “他又管不到我,我才不怕。”翠柳吐下舌头,一副自己有靠山的样子。

  毕构这边过桥,上车回政事堂。

  “把两个暖水瓶给我灌上热水,塞上暖瓶塞,看看漏气不,漏气的话,再去李家庄子要新的暖瓶塞。”

  毕构指着两个暖瓶吩咐手下,壶胆不存在问题,有问题的壶胆出不了‘厂’。

  壶胆的成本固定,暖瓶外面的壳制作材料不同。

  有的还用好木头,然后镶嵌玉石。

  李家庄子的暖瓶一律使用竹条编织,不小心掉地上,竹子有个缓冲,不容易碎。

  “如何,收不收税?”宋璟和苏颋一同到毕构的办公室。

  “不收,没多少东西,倒是可以帮倭国一下,让他们的货币流通起来……”

  毕构对二人说李家庄子帮忙印刷货币和大唐商品贸易过去的事情。

  他没说让倭国在庸和调方面半价用铜钱代替的办法,这个办法好,却会帮助倭国货币在其国内流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