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费钱于途作怎想(第三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八十二章 费钱于途作怎想(第三更)

第(2/3)页

不一定非得是哈密地区的哈密瓜,也可以是其他地方的东西。

  别处同样有商行,凑一批,拿了钱传消息过去,当地走驿站给送来……”

  李易讲解,要求时间不同,加的价钱自然也不同。

  想吃岭南的荔枝,只要啃花钱,一天跑一千五百里,也在荔枝烂掉前给你送到手上。

  十里一驿,你砸钱,用快马给你跑。

  换成可以保存很长时间的东西,路费则便宜。

  选中东西,给你用一百五十里一天的速度送,一个月内也送到了。

  对于李易那个时候,这速度就没人买了,你当你卖大型机械呢?

  在大唐,从岭南到长安,一个月内,简直快到不可思议。

  关键是许多东西长安没有,商人若大量运输,一天可走不了一百五十里。

  毕构越听眼睛越亮:“如此说来,无须非得长安,其他两个地方之间,亦可这般操作。”

  “然!到时驿站就赚钱了,你也能收到税,驿站钱多了,帮忙修修路。

  失去了土地又成了逃户的人重新入籍,在驿站帮忙,或者是从驿站取了货物,分到当地的村子各户。”

  李易在说快递服务,他没有飞机和汽车、火车,只能走驿站的路线。

  “待我回去想想。”毕构晕乎乎地走了。

  李易歪歪头,根本不在乎毕构想不想得通,此事必须去办。

  十里一驿,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物流速度,又可以赚到钱来修路。

  各地的物资往来加快,本应烂在地里的东西变成钱。

  经济的发展就是这样一点点实现的。

  以前通过邮政送包裹的人,从来都不催促,因为没用,一个包裹送上一两个月属于正常。

  如果现在大唐十里一驿能够组建完毕,它的小件物流速度就是李易那个时候八十年代的邮政速度。

  关键是可以加急,比如送信,肯给钱,那就快一点。

  “平日利民,战时利军。”李易嘟囔一句。

  ……

  毕构回政事堂了,状态还是不怎么好。

  宋璟和苏颋已经习惯了,每一次毕构说去找李易问事情,回来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