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不呼夷狄融为己(第三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不呼夷狄融为己(第三更)

第(2/3)页

备不足,日子不好过。

  第三步为新罗,通过贸易和武力解决,不从长白山那里走,鸭绿江建桥。

  跟第三步一起的是第四步同时操作,

  把曾经毛子的地方向白令海峡占了,隔着海峡是阿拉斯加,进美洲了,北美。

  至于西南的亚洲和东亚,慢慢来,不能急。

  “今年就这样了,我得把重心放在科研和教育上,等明年橡胶,我教他们出去的人怎么弄橡胶。

  然后带回来,我再加工一下,咱们把内燃机搞出来,造个拖拉机,外面带壳的,当步兵战车用。”

  李易说给李隆基和李成器听,更是说给自己停,别急。

  时间够用,国内民生稳定住,才好对外扩张。

  没有经济支撑,战难久。

  没有科技支撑,守难恒。

  “易弟,晚上吃螃蟹?死的,冻起来陆路送到长安。”

  李成器一听今年没什么事情了,想到了吃。

  “我抽检一下,可别有的没冻好,吃出病来,又得我治,最可怕的是我吃出问题。

  我若是先病倒了,你们怎么办?哎呀,我得保证身体健康,不容易啊。”

  李易不愿意吃死蟹,但现在的海产品最方便运输。

  天冷了,零下二十多度,包裹在冰里的海货送过来,能吃。

  扇贝了、牡蛎了,不直接取肉,那就无须挂冰衣。

  倒是海虹,也就是贻贝,肉取出来冻硬了过来稍微多煮一会儿不错。

  “用快马给你送鲜的,现在驿站好用。”李成器上心了,对,不能把易弟吃出病。

  别人生病了,易弟可以救治,易弟生病了,大家全傻眼。

  “现在有捞河蚌的,我在报纸上强调一下,捞起来先放一点盐,养着,等吐泥,泥里面的微生物多。

  吃的时候最好采用蒸的方式,温度更高,我放高压锅,一钱就给加工一大锅。”

  李易突然想到个情况,河里有河蚌,在冰封不完整的时候捞,相对来说河蚌肚子里的泥沙少。

  河蚌个头大,大的跟梭子蟹似的,一个碟子装不下。

  寄生虫多,放一点盐在水里养,多吐一吐,再多蒸一会儿,寄生虫也给弄死,一起吃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