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人生一世莫道昨(第四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人生一世莫道昨(第四更)

第(2/3)页

府对你应该怎么判?对那个孩子应该怎么判?对被孩子找来的你杀的杀戮孩子的同伙怎么判?”

  这就是东主喜欢出的题,连着的,不是单独某一个案子。

  你判的时候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功和罪要分开,然后还有口供。

  比如说拐卖孩子的人说他没拐卖,他就是带孩子出来玩儿。

  整个案子,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要多纠结就有多纠结。

  当然,打死坏人这个情况不用纠结,不存在什么防卫过当的说法。

  就跟小偷在偷东西的时候被打死一样,官府不可能判打人的防卫过当。

  官府之会询问知情的百姓,各自的口供是否相差不大。

  若都说那个是小偷,然后大家打他,打死了,那就打死了吧,没什么可说的。

  官府能为了一个小偷的死,而把一大群百姓给关起来吗?

  李易那个时候可以,大唐不行。

  敢关百姓,知道百姓背后有多大的家族吗?

  百姓被关,种不了田,要不要继续交租子?

  参与打人的百姓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若你关的时候,老母死了,或者孩子饿死了,当地的邻居和家族去州府告你,你能不能承受得住?

  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太多了,从来不是你拿着大唐的律法说怎样就怎样。

  别说是大唐,换成李易那个时候,一个人因为被压迫而杀人,法院判死刑,整个县好几万人联名去保,这人就绝对死不了。

  没有一个法官还敢往死里判的,他会哆嗦。

  比如李易那个时候的江西丰城,一群百姓把县政府都攻陷了,警察吊死,县官活埋。

  最后是什么结果?取消农民负担了,敢抓谁?是要官逼民反吗?

  李易就把这种‘为难’人的东西摆出来,告诉大家,遇到此类事情怎么办。

  ……

  “出海以后啊,一定要注意别随意杀人,咱们是仁义之师。

  别人的内部矛盾,咱们不要管,只要他们不主动进攻咱们,咱们就不杀人。

  比如说一个地方,有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