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因势制宜才有繁(第二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因势制宜才有繁(第二更)

第(2/3)页

李易不讲课了。

  “明府,东主刚才说的是什么?我没听懂。”一个在旁边一同听的族老问曹云彬。

  “说我们当官的要帮大家把事情办好了,很困难,但得坚持,而且已经有方法了。”

  曹云彬用最直白的话说出内容。

  具体的不用跟族老说,等操作的时候再提。

  百姓们不操心这个事情,小孩子们更快乐,冰糖葫芦制作好,他们人手一串儿,拿着跑来跑去。

  大人也不管,没人喊‘小心,别扎了’这样的话。

  孩子自己就懂,正常情况吃糖葫芦的孩子,就没有一个能把自己给扎了的。

  除非是从小娇生惯养,然后对那个竹签子不熟悉。

  小孩子吃糖葫芦,不需要直接把签子的尖给提前弄掉。

  孩子吃掉第一个山楂的时候,发现吃第二个费劲,横着撸,嘴角不舒服,他们会用牙咬住签子掰。

  掰掉一截,下面的还是第一个。

  凡是横着撸,最后剩一根完整签子的,都是不会吃的。

  北方的孩子吃糖葫芦,一边吃一边处理签子。

  因为嘴小,横着咬,无法一口吃下去,而且也舍不得糖,万一没咬好,糖掉了呢?

  “如何?”李隆基吃上炒羊杂,问在那里继续做菜的李易。

  “一心为民,不过手段还要改进,愿意萧规曹随,又有自己的想法,不错。”

  李易给曹云彬一个正面评价。

  他看出来曹云彬确实想为百姓谋利,并非要弄政绩。

  “孙冠呢?”李隆基叫出孙冠的名字,庄子里的学子。

  二百二十人加上四十二个人,他每一个人都记下了。

  “稳!”李易给出一个字的评价。

  他知道孙冠有想法,却觉得时机不对,一直在等。

  等渭南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后,再提其他的事情,从小改变开始,到最后为大改变。

  李易说着,从旁边拿过来一个装着沙子的盒子。

  于里面掏出二十只豆虫,竹签子一穿,放到油锅里炸,炸好装盘,配上辣椒酱和果酱。

  果酱少,只够蘸两只豆虫,给小家伙准备的。

  小家伙正在给郭子仪喂糖葫芦,郭子仪单手端着重机枪站在旁边,脑袋来回转。

  李易都怀疑,遇到突发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