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一十九章 喜事知晓又拖延(第一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千九百一十九章 喜事知晓又拖延(第一更)

第(3/3)页

以给别的人提供住宿、进餐。

  像有的商人走水运,正好在码头。

  若是火车呢,走几步路到这里睡觉,别处客栈价钱贵,这里相对便宜。

  至于安全……什么地方都安全。

  官府管用,谁先挑衅挨了打,官府会抓挑衅的人。

  有女子被欺负,周围的百姓也敢上手帮忙。

  这里一群码头扛活的人,不存在地痞恶霸。

  ……

  “易弟,看样子五月初五时间不够,电视机、电站、电池、收音机、通州修铁路费劲……”

  李隆基拉着李易在考场溜达一圈,站在码头处看河水。

  “实在不行就七月初七,先把小兰的公主给了。

  在家里她穿公主服过瘾,却不敢穿出来叫别人看见。

  总归不能拖到九九重阳,天冷,成亲得穿厚衣服。”

  李易也没什么好办法,通州的铁路难修,山多。

  他要求只要某个县适合修铁路到别的县,不用非要县县直通,达到这个程度即可。

  他那时当地的铁路都不多,就那么一条,还是从成都出来的,有的会在安康经转。

  高铁不用说,没有。

  票价倒是不贵,百八十元钱,得坐五到六个多小时。

  对比下便知道修铁路的难度,百姓们非常努力了,一天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没有时间干别的。

  “易弟,抽调军队,从安西都护府和那边一片的节度使抽,吐蕃不用别人守着,只剩个突骑施的苏禄。”

  李隆基琢磨人手,大唐军队如今闲着,在干农活、建筑、养殖。

  “渤海、后突厥的人,用他们,西北地区也需要发展经济,第一产业尤为重要。”

  李易舍不得把西北的人调走,那里种棉花、养马牛羊。

  葡萄了、哈密瓜了、药材了,都需要人,顺便修路。

  后突厥和渤海的人来了,干什么不是干?你们卖力气的时候到了。

  “可!”李隆基认为有道理:“苏禄来信欲降,他们抓了很多白衣大食的人,把他们自己的被俘人员换回去了。”

  李隆基说着笑起来,苏禄的日子不好过,只能不停地打白衣大食。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