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三十一章 北地百姓情更重(第一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千八百三十一章 北地百姓情更重(第一更)

第(2/3)页

拆了学着造,看看得多少钱?”

  李易有把握,船,不是那么好造的,拆完了看看能装回去不?

  关键船上的部分榫卯结构最后锁死,并非活的,换的时候整个一套往下换。

  加上帆船的帆布、绳子,不知道处理工艺,质量保证不一样。

  即便如此,还得尽量保密,莫叫人学去后发展壮大。

  “造一艘船用钱几许?”姚崇专门学了农事,船舶制造业的没学。

  “看造什么船,造多少艘,  船大自然贵,造得多便宜,大家分工操作,流水加工,一个人只负责造一个位置,尺寸定好。

  庄子上的蒸汽机越来越便宜,大唐的蒸汽机船跟着降成本,目前的一艘蒸汽机船不及第一艘的三分之一。

  哎呀!应该好好建几个造船厂,在广州、泉州、海州,造帆船。

  跟造蒸汽机船一样,组合门式吊车,成本更低,建造速度快。

  从国外运木头,大唐木头尽量少砍伐,保水土,经济树多种。”

  李易说着想要大量卖船,自己大唐的海运的运力还是不够。

  外面的好东西那么多,需要别人给送来,顺便收税。

  “刚柔,江河上帆船依旧存在?”

  张九龄想到珠江、长江、黄河,每年都有操船翻了死去的人和丢的货物。

  “呃……”李易犹豫:“有人干了一辈子船工,突然换蒸汽机船,适应不了,就得被淘汰。”

  “给他们找简单的工作,总好过干一辈子最后死在这上面。”张九龄坚持。

  “成,往后大唐除了小河摆渡船和渔船,一律改成蒸汽机船。

  招工,配合制造蒸汽机,把一些技术要求低的分出去,不然人不够。

  庄子里的人手还要造内燃机,内燃机比蒸汽机体积小,适用性强。”

  李易眉头蹙起来,给下岗的船工找啥工作呢?

  ……

  四天过后,船队抵达北面的位置,当地人已经知道队伍要走,更知道有人留下来帮忙指挥。

  一块块的橡胶片堆在岸边用苫布遮挡住,避免阳光照射。

  李隆基下船给此地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