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朕要千金买骨_林氏水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八章 朕要千金买骨

第(1/3)页

  大宋的行政效率向来极低,官员太多,人浮于事;党争不断,党同伐异,互相拆台这些都使得大宋,特别是北宋末年的每项决策都极其的迟缓甚至愚蠢。

  不过这次面对梁山军这伙反贼,大宋却难得高效了一次,天还没亮时,蔡京、王黼、宿元景等所有大臣就早早来到皇城办公,处理各种政务。

  因此当陈桥门的消息传来时,蔡京、王黼、宿元景等人也都立刻知道了。

  不用赵佶传唤,这些人便不约而同的来到赵佶平日听政的垂拱殿,在路上正好碰到赵佶派去的小黄门。

  只不过这些人来的虽快,到处理实际问题时,却又不可避免的争吵起来。

  对于是战是和,还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

  第一派主要就是张叔夜、李纲、宿元景等人,还有太子右庶子耿南仲等人认为应该立即答应梁山军讲和,同时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整顿朝廷,刷新朝局。

  到时候再找机会进谏官家能罢了花石纲,撤了西城所(杨戬扩田机构),罢黜奸相,整顿都门禁军,励精图治等等。

  理由也是现成并且相当充分的,之前奸臣结党粉饰太平,说甚么河清海晏、丰亨豫大,现在官家该看到了,大宋其实处处都是末世气象,再不变革励精图治,难道要等着亡国么?

  而太师蔡京、大宦官杨戬等人则坚决反对,原因也不用多说,林冲那厮去年反出朝廷时就直接将矛头指向他们,若是听从张叔夜、耿南仲等人意见对梁山军讲和,让这伙人占了上风,自己可就要倒大霉甚至倒台流放了!

  特别是蔡京,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一辈子大起大落好多次,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定力自然比常人要强一些。

  因此在他看来,纵然林冲那厮反出朝廷时带走了许多工匠,梁山军现在做出了比朝廷还厉害的神威无敌霹雳砲,可是要攻破如此坚固,重兵防守的汴京城还是很难很难的。

  而且算日子高俅、梁方平,何灌等部的勤王大军这时也差不多能开到汴京周围了。

  还有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中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