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高俅死定了_林氏水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二章 高俅死定了

第(1/3)页

  别的不说,就说他能最讨赵佶赵佶欢心,成为赵佶第一宠信信重之人,就足以证明他的本事。

  再比如高俅总管几十万都门禁军,恃宠营私将十多万二十万禁军全都变成施工队,按说这事想瞒过赵佶实在有些难,可高俅偏偏就做到了。

  一方面每年高俅主持端午节金明池演武争标,先是吹吹打打,后面则花样百出;所选参加演武的禁军士卒无不高大威武,表演的花枪花棒无不整齐好看,每次总能把赵佶哄得十分高兴满意,连夸高俅治军有方。

  另一方面,高俅也极其注意与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搞好关系,却又在蔡京一党和童贯一党中保持中立,两不相帮。

  这样一来,蔡京、王黼、梁师成等人明知高俅利用军队营私贪污,却没有一人对赵佶说明真相。

  当然,也是他们没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毕竟汴京城一百多年未曾经历过战事,而且不是还有十万御营精锐么?

  所以总的来说,高俅虽在练兵治军上其实是个门外汉,而且确实是个大奸臣大贪官,但并不表示他蠢。

  是以当“信号弹”在半空中炸响,梁山军刚刚发动突袭的时候,高俅就立即惊醒了,衣不卸甲的冲出中军大帐。

  并且立即严令全军不得乱,同时也赶紧调派了足够人手去增援外围寨墙,并且嘱咐不得出寨追击,只用强弓硬弩迎敌,谨守营寨以待天亮。

  平心而论,高俅这样的应对和处置简直再正确不过,换了林冲,甚至换了孙武、吴起、诸葛亮只怕也是如此应对了。

  可问题的关键却还在军队的素质上。

  一支军队没有军魂,士气低迷,军纪涣散,军心动摇慌乱,就算高俅下了最正确的命令,军中士卒无法执行又有甚么用?

  而且要说治军还带兵的本事,何灌何太尉和小种相公种师中哪个不比高俅强上十倍百倍?

  可在原本的历史中两人麾下的军队不是前者连敌人都没见到就望风而逃;后者则在击退金兵后因为没有拿到赏赍而十分气愤,竟丢弃主帅一哄而散了么?

  种师中所领还是百战西军,还是世代从军,世代在种家(种世衡,种谔、种师道,种师中)祖孙三代麾下当兵吃粮,号称西军中最能打的种家军。

  种家军尚且如此,就更别说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