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大宰府大捷,喜事_林氏水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大宰府大捷,喜事

第(2/3)页

黄油,热汤融雪一般,梁山骑兵瞬间就将倭国骑兵碾碎,所过之处无不被催破,被冲垮。

  倭国骑兵前锋甚至连半个回合都未能抵抗,就瞬间战死八成以上,剩下的立即不顾一切掉头就跑,可是倭国小毛驴又如何跑得过梁山军的北地宝马?

  在关胜大刀挥舞,一路不知道砍翻倭人头颅的带领下,两千梁山铁骑几乎只是一个眨眼睛就一路血肉开道,直接凿穿了倭军骑兵阵列。

  一路上不知踏翻了多少倭骑,只杀得他们是鬼哭狼嚎,惨叫连连,狼奔豕突逃命还来不及,又哪里还有能力继续冲击梁山军指挥台和弓弩手大阵?

  而在这个时候,大宰府水城前面背水一战的倭国步军主力,也终于梁山陌刀兵和弓弩手双重打击下,瞬间全线崩溃。

  一万多倭军裹挟着僧兵,还有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北院武士,这时候无不失声尖叫,恍如一个超大人堆,如海潮一般想着平正盛指挥的高台上滚滚而来。

  “一败涂地,完了!天亡我也!”

  平正盛站在指挥台上呆若木鸡,整个人仿佛失去魂魄一样,内心一片冰凉。

  虽然自诩天照大神(太阳女神)的子孙,但平正盛却比谁都知道,倭国这片土地其实是不受神眷顾和保佑的。

  否则为何独独倭国地龙翻身不断,火山海啸不断?

  否则倭国人为何都这么矮小黝黑?

  极度的自卑反倒造就了他们极度的自大与狂妄,艰苦的环境和无尽的苦难反倒给了他们强烈的野心。

  上千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片海岛,无时无刻不在觊觎朝鲜半岛之地,甚至华夏膏腴之地。

  这才有了有了隋朝时的“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是倭国第一次向华夏显露自己的野心。

  这才有了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这是倭国第一次向华夏发起挑战,想从华夏手里虎口夺食,占领朝鲜半岛,继而攻占华夏膏腴之地。

  结果白江口之战,四万倭国大军却被一万唐军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几乎全军覆没,而唐军的损失却微乎其微。

  知道双方实力的差距后,倭国立刻开始了向唐朝学习。

  本来他们以为唐朝会一直强大下去,倭国几乎是永远不可能超越华夏了,可谁能想到强盛一时的大唐竟然也会衰弱,也会灭亡!

  而作为大唐继承者的宋朝,却是出了名的孱弱软弱,不仅打不过北面的契丹辽国,连西北的一伙党项强盗都打不过。

  甚至于连南边的交趾李朝(越南李朝)都可以欺负一下,据倭国打探到的情报,李朝自一百多年前,就不时侵扰宋国边境,寇掠各地,剽掠边民,抢夺牛马,焚烧庐舍。

  可面对李朝的种种无理举动,宋朝却只能对李朝频频示好,并以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州)等赐交州。

  即便这样李朝却还要得寸进尺,就在大约四十年前,李朝大举入寇宋国,屠杀宋国人数十万,又俘掳民众数十万而归!

  正因如此,倭国上下其实是非常看不起懦弱的宋国的。

  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所有倭人只恨倭国没能与宋国领土接壤,否则凭倭人的勇武,定能从宋国手上获得更多的好处,一点点蚕食宋国土地!

  而另一边,因为倭国这么多年一直在向唐朝学习,因此很多倭人都认为软弱的宋国不配继承大唐的衣钵,只有勇敢的倭国才是大唐文化真正的继承者。

  基于这样的想法,其实倭国上下对梁山军其实也是很有些看不上的。

  可是现在,梁山军却再次轻而易举就把倭军击败,将数万倭军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一如四百多年前的白江口之战。

  平正盛顿时就有一种信念崩塌,自信崩塌的感觉。

  难道倭国就真的永远打不过华夏?

  难道我们就真的只能世世代代被困在这几座遍地都是火山和地龙翻身破岛子上?

  “主公,请离开这里,坐镇大宰府指挥全局!”

  平正盛只觉万念俱灰,他身边的家臣武士却是反应极快,连忙扶着他走下了指挥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