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殖民的政策_林氏水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殖民的政策

第(1/3)页

  虽然林冲很早就想打倭国了,不过林冲却也非常清楚,打下倭国的难度至少要比打下安东半岛高五六倍,甚至上十倍。

  这可是有现成的例子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蒙古人就曾先后对高丽和倭国发起过征服战争。

  结果最后高丽被蒙古彻底征服,虽然保留其国王王位,但事实上高丽却差不多变成了蒙古的一个行省。

  而蒙古人两次对倭战争,最后却都以羞耻惨败而告终,总计十多万军队,数万蒙古精锐永远留在倭岛,或者葬身大海。

  关于蒙古人的失败,后世总结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一,自然是就是那两场著名的台风了,两次攻倭元军都遇到了台风,导致元军损失惨重,士气大跌,最后不得不狼狈而逃。

  特别是第二次那一场持续两天的台风,更是被倭国人尊为“神风”,感激膜拜了七百多年。

  虽说关于元军舰队被台风摧毁的原因,后人研究总结,可能是蒙古人统治残暴,对治下汉人和高丽人残酷压迫,于是这些造船的汉人和高丽人故意使用了错误的平底船型,而不是在远洋航行的船型,而蒙古人对航海一无所知,竟没有被发现。

  也可能是忽必烈攻倭太过仓促,未有充分准备海船,造船人只得在匆忙间敷衍了事。

  或者两个原因都有,总之就是船不是太好,所以这才如此轻易就被风浪摧毁。

  不过不管怎么说,蒙古军两次都遇到了台风总是事实。

  现在梁山军的战舰虽说都是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型,很多船甚至一路远航到阿拉伯地区都不成问题。

  但这次梁山军却是要绕路从陌生海域,陌生航道突袭倭国的京都,这其中的航程和风险可比元军从博多港登陆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旦路上遇到超强台风,或者碰到暗礁甚么的,整支舰队的人岂不是全都要葬身大海?

  而蒙古人征倭失败的第二原因则是:在欧亚大陆几乎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到了倭国与倭军在陆地上作战,其实也没占到半点便宜!

  除了第一次登陆作战时,元军凭借武器优势和战术优势,打得倭军节节败退外,其他时候,元军都与倭军打平甚至时常处于下风。

  而且,哪怕是第一次登陆作战时元军占据优势,可是却无法扩大战果,因为蒙古人根本不擅长山地丛林作战,无法突破九州岛崎岖的地形进入九州腹地。

  而且倭军斗意志顽强,几乎全民皆兵,作战极其勇敢,悍不畏死,是以哪怕元军无论是武器还战术全都占据优势,却立刻陷入全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被逼的只能撤回到船上去。

  然后他们就悲剧了,当天晚上正好刮台风,一下吹翻200艘战船。

  到了蒙古人第二次攻倭,虽然这次元军出动了十多万人分两路进攻倭国。

  但倭国人同样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总结了经验,利用山地丛林的地形优势,不停对元军发动骚扰,节节抵抗,打得蒙古人不要不要的。

  想想后世的美军,武器和战术何等先进,不也在越南丛林折戟沉沙,拿越南人毫无办法?

  蒙古人也是这样,事实上他们第二次攻倭仗就打得非常不顺利,在“神风”发生之前,倭军就在壹岐岛之战中打败了元军,逼迫元军东路军放弃壹岐岛,南下平户岛与主力会合。

  之后第二次登陆作战,元军又再次被倭军赶回了船上,结果就遇到那场持续两天的台风,也就是著名的“神风”,再次损失了大部分船只。

  好在其实元军主力当时并不在船上,而是驻在平户岛、鹰岛等岛屿上,但最后这些元军还是大部分被倭军干掉了。

  这其中自然有“神风”帮忙,元军士气大跌,倭军士气大振,以为神明相助的原因。

  但反过来讲,元军这边同样也是困兽犹斗,战斗力同样不低,可还是近乎被全歼,倭军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是以,梁山军想要攻打倭国,同样要面对倭国山地丛林的地形,还有倭军顽强的作战意志。

  “……综上,倭国地形比高丽还要多山,多丛林,且倭人的作战意志比起高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02s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